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碧潭擺渡 文學步殤


 


        假日,夥同岳父一家人前往碧潭,整個碧潭滿是人潮,碧潭橋上搖晃著愛與夢想的腳步,潭上腳踏的天鵝船溢滿潭面,我們選擇停車場旁的渡口,坐渡船往左岸的文學步道走走,地母廟、龍鳳宮坐落其間,為靜謐的左岸增添幾許人氣。


   


        相對於碧潭橋,這裡人群顯得疏淡許多,一行人坐在同一條船上,應了「百年修得同船渡」的諺語,大家在木椅坐下閒聊,清風徐來,時間過得很快,轉眼間,岳父業已邁向仗朝之年,欣慰的是他老人家除眼睛略有微恙之外,身體硬朗,父母的健康,是兒孫最大得福氣,苦無子嗣的徐家香火,因「阿強」的報到而有了圓滿的結局。仔仔聲帶開始變聲,猶童心未泯,和妮妮、威庭、威廉玩在一起,慶幸他們表兄弟姊妹間,彼此熟稔,感情甚篤,在未來的人生上,有了一筆豐盛的資產與美好的回憶。


 


       瀏覽文學步道,一篇篇智慧的言語,猶如一響響警鐘,敲響我內心的鐘,活在當下,享受人生的苦與樂,與時俱進,自我成長,學會謙卑感恩。可惜,文學步道參觀的人,寥寥無幾,垂釣人士,不甚愛惜環境,垃圾滿地不忍觸睹。有些設計不當,徒浪費公帑,左岸尚在重劃規範中,若能延伸文學步道,通往和美步道的三百公尺,或沿環潭休閒步道多設置一些民眾參與的短文詩詞(對外甄選),人文的殿堂需要民眾的參與,若過於孤高,則易流於曲高和寡,起不共鳴引導的效果。


 


        能夠親臨水岸,享受清風是一種福氣,人的福報在於心田善苗的勤耕,勤耕福田,廣植良善,必能庇蔭子嗣,感謝上天讓我結識這一家人,一直以來把岳父母當作自己的父母看待,彌補年少的缺憾。人,切莫一切向錢看,有機會陪伴父母,就應把握時間,畢竟人生有比賺錢更重要的事。


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228遊碧潭左岸後寫於雅軒

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清風宜雲 的頭像
    清風宜雲

    chingyuana的部落格

    清風宜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