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捲民宿-民宿捲向自然的可行性
和妻前往羅東自然捲民宿渡假。自然捲有三層樓高。挑高的設計簡單大氣,民宿主人住在二樓,一樓三個房間,三樓兩個房間,難能可貴的是佔地留下大片的池塘綠地。簡約風格,在民宿崢嶸的群聚地獨樹一格。
生態池蛙鳴魚游,一片開闊望之心曠神怡,坐在休閒傘下啜飲一杯下午茶,涼風徐來煩囂塵悶盡消,騎著民宿提供的腳踏車,繞往附近獵奇探勝,羅東溪休閒農業區,民宿密度之高,令人驚訝,幾乎三步一家,五步一戶,大部分的民宿,用盡田地,墊高灌水泥,於是水雲間沒有水,月牙泉沒有泉,地中海沒有海,楓葉林並無楓的怪現象層出不窮。
民宿的開放本是為農家找一條出路,讓年輕人留在鄉下地方奮鬥,就像溫昇豪與隋棠主演的「那一年的幸福時光」一樣,出外打拚的小夥子在都市紅塵中翻滾,找不出生活的目標,歷經磨練回歸本心,找到生命奮鬥的意義,回宜蘭開民宿,給都市人一方幸福的角落,共享鄉野自然的禮讚。
「宜蘭厝」本是農家景觀希望再造的標地,無奈沒錢的在地人蓋不起,有錢的外地人卻亂蓋,陽明山那一套銅牆鐵壁蓋在阡陌良田上,活像監獄牢房,農村味道盡失,怎不憂心忡忡?近年,假民宿之名,別墅林立,良田淪陷,著實令人擔憂,政府應該鼓勵優良民宿,從嚴審核民宿資格,規範真實生活期間的農家,引導他們走向永續經營的方向,方向正確,綠地永留,人才回鄉,朝向富麗農村,希望鄉下的幸福工程邁進。
我在自然捲看到農村民宿的發展,多盼望其捲向自然風,而非移植歐式風格,不倫不類亂搞一通,自然的發展,也要主政者的良知堅持,有心人用心的引導,經營者用心的經營,如此才能消滅狗竉佔地的畸形現象,確保蘭陽農村美麗的風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