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
 


第三章:濱海路放風 東北角一行


18小小蘭陽的縮影


仔仔:


  天未亮,我們就出發,前往外澳海灘,純淨的沙灘、漂亮的民宿,有海外度假的感覺,傍晚時刻,光著腳ㄚ走在海邊,享受海風濤聲,一隻隻的腳印拓印在柔軟的沙灘,夕陽餘暉,幸福熠熠。可惜,時間不對,改天再帶你來走一遭。


    這兒及蜜月灣是北台灣的衝浪天堂,不時有衝浪高手在此展露身手,偶爾,飛行傘從天而降,點綴山海間,不經令人錯覺,仿如來到台東鹿野高台。


  方才經過一座看似倒榻一半的建築物,是今年五月開幕的蘭陽博物館,有單面山的外型設計有別於一般博物館的造型,開幕時,曾兩次帶你前往參觀,館內的設施適切的呼應蘭陽的田園山水,山海交融的地理空間,穿插的人文軌跡,緩緩在遼闊的平原舒展開來,蘭陽博物館,可以說是一個縮小版的蘭陽風情館。


    不對稱的建築手法頗為特殊,採取北關單面山的自然地景造型,拔地而起,映入水域,呼應青山,藍天白雲,相映成趣。蘭陽博物館由許多九十度、七十度、二十度不等的三角形構成,斜陽光廊,延伸博物館的空間,使整個博物館充滿朝氣活力,不至於死氣沉沉。


    「宜蘭就是一座博物館」的理念,適切容入整個硬體的設備與軟體的內容。館內陳設結合自然、人文、文化,展覽作品貼近生活,讓參觀者有互動的感覺。更獲得遠東建築獎、台灣建築獎、公共工程建築金質獎的肯定,外行的人看熱鬧,內行的人看門道,蘭陽博物館內外皆宜,人氣強強滾,在縣市政府經營的地方博物館,異軍突起,成績亮眼。


    宜蘭人,當然要來觀看自己的博物館,外縣市者欲了解宜蘭種種,更值得一睹蘭陽風貌。


    宜蘭是民主的聖地,老縣長陳定南拒絕台塑六輕落腳利澤簡,以文化觀光立縣,三十年後,始見成效,宜蘭成為台北的後花園。靠創意行銷文化,農業休閒區、綠色博覽會、國際童玩節、傳統藝術中心…、十二個鄉鎮均有各自的特色,利用蘭陽平原的田園景觀,月月有活動,季季有節目,帶動觀光文化產業。


    宜蘭民風純樸,連檳榔西施都衣著端莊,一點也不火辣;好客的宜蘭人不吝分享,大方招待來客,使人賓至如歸;學校建築獨具風格,校園沒有圍牆,使整體景觀融為一體。居民有身為宜蘭子弟的榮耀感,若以幸福指數為標的,宜蘭人普遍感到幸福滿足。


    宜蘭人個性有如「糕渣」一樣外冷內熱,有熱情、有堅持,緩慢的生活步調,舒緩自在地過日子。隨著雪隧的開通,讓宜蘭人走出去,外地人走進來。


    仔仔,凡事有所堅持,有所退讓,妥協包裹渾成的智慧,該退一步,切莫頑固不靈,食古不化,該堅持絕不退縮逃避,這就是深層智慧的「彈性」,宜蘭絕不可步上水泥叢林都市的後塵,也不可固步自封,與世隔絕。


    仔仔,宜蘭在前輩先進的努力之下,有今日的成果,如何讓蘭陽平原永遠成為一座「活的博物館」,在在需要大家的關懷與努力。  


 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清風宜雲 的頭像
    清風宜雲

    chingyuana的部落格

    清風宜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