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清淵油畫個展 廟化清風
寺廟建築是台灣文化景觀裡重要的一環,台灣人熱情寬闊、包容和諧、敦厚善良、樸實信仰,形構成一種堅實的文化底蘊,這都要歸功於良善的宗教力量。全台廟宇的數量高達一萬二千座,每個縣市幾近有六百座之多,幾乎村村里裡都有其代表性神祇,日夜守護著鄉里土地。
廟宇和台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,洪惟我祖先,唐山過台灣,歷經四百多年,寫成一頁血淚移民史。先民初來墾植,深入荒陬蠻煙瘴癘之地,環境險惡,庶民維賴家鄉神明護佑,求得安頓的力量,繼續打拚。艱困的移墾生活經驗裡,疾病、地震、風災是島民揮之不去的夢魘,民眾徬徨無助時,廟宇成為凝聚人們心靈信仰的中心,藉著神佛慈悲地撫慰淨化,安度生命裡的危疑困頓 。
仔仔小學四年級時遭逢學習生涯中第一次嚴重挫折,原本在校一切表現尚可,卻被導師釘得滿頭包,因其上課愛講話,除了罰寫「我以後上課不講話 我以後上課不講話…」等重複性字句悔過外,下課十分鐘也要罰站,時間竟長達三個月之久。
因仔仔有過動的傾向,我們努力看醫生並與老師溝通之外,也有最壞的打算—準備轉學之舉,妻子幾乎天天以淚洗臉,不知如何是好?請其寬心期待並帶她和小孩到台中散心,順道前往鎮瀾宮參拜,購買媽祖T恤過香爐祈求仔仔乖巧平安度過。陪小孩一起走過難關,並藉機教育小孩,告訴他「舉頭三尺有神明,你做甚麼事媽祖都在看…」。
奇蹟出現了,暑期結束,仔仔遇到一位非常有愛心、有經驗的江足女導師,讓他發揮長才拿下設計第一名、閩南語朗讀第四名、書法第四名、水墨佳作,課業亦維持前十名,雖說仔仔並非頂尖優秀,偶爾依然調皮搗蛋,但已恢復往日信心,神采奕奕迎向未來。
這一緣起開啟了我「廟化清風」的創作系列,本次展覽主題即是表現這些日子以來的點滴觀察與感受,廟畫,妙化-有善男信女虔誠的祈禱,巍峨的建築道觀,熱絡的陣頭車拚,眾官首、八家將、大神ㄤ、三太子、千里眼 、順風耳、七爺、八爺…,神轎出巡,舉凡台灣神明陣頭廟會的內容皆略為涉獵。並假太平洋文化藝術中心展出,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蒞臨觀賞指教。
吾人雖不言怪力亂神,但心誠則靈,良善神祇的力量余則抱持正面的肯定態度。盼妙化為一陣清風,輕輕拂過紛亂的心頭,滌盡紅塵俗世的煩憂,清楚明白自己眼前的困境侷限,努力在藝術這條不歸路上,尋求慰己安人的歸屬感。